主营业务

联系我们

这是描述信息

电话:0551-63439481
传真:0551-63439481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望江东路60号

媒体报道:合肥院科研设计产业一体化

  • 分类:技术交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06-02-07 09:12
  • 访问量:

媒体报道:合肥院科研设计产业一体化

【概要描述】科研、设计、产业一体化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大力推进科技产业化辟出新路《安徽科技》记者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原是国家建材局直属的国家重点研究设计院,1999年进入中央大型企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现有在职员工680人,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近500人。经过20年多年的不断努力,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由单纯的科技型企业发展为科研、设计、产业一体化的新型企业。2004年,全院总收入达到8.

  • 分类:技术交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06-02-07 09:12
  • 访问量:
详情

科研、设计、产业一体化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大力推进科技产业化辟出新路

《安徽科技》记者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原是国家建材局直属的国家重点研究设计院,1999年进入中央大型企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现有在职员工680人,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近500人。经过20年多年的不断努力,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由单纯的科技型企业发展为科研、设计、产业一体化的新型企业。2004年,全院总收入达到8.7亿元,销售合同总额19.5亿元,出口创汇2103万美元,共签定出口合同9100万美元。

  一. 1985年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把科研单位推向市场,如何使科技生产相结合?如何实现经济自立?是众多科研单位面临的新课题。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积累了众多的科技成果,拥有一批技术好、素质高、能吃苦的科技人员,这是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的最重要资源和最宝贵财富。全院广大职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解放思想中更新观念,开始了利用自身科技成果优势进行合资办厂的探索。

  1987年,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设备所、自动化所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开始办产业,当年建厂当年见效。当时尽管这两个厂的规模不大,产值仅数百万元,利润数十万元,但对全院科技产业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东风,进一步明确了走科、工、贸一体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进行了大力发展科技产业的筹划和实施。投入资金兴建了4000平方米的科技实业大楼,并陆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支持院属专业所、室投资兴办科技产业。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的科技产业逐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院领导班子提出了“扶优、创牌、上规模、出效益”的发展方针,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了占地200亩的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科技产业园,并将工厂迁移到园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重点扶持和发展优势企业,科技产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企业不仅很快告别了“作坊”时代,还为合肥市及周边城市提供了近千个就业岗位。

  二. 为适应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从过去为中小企业提供装备为主,到现在以市场和政策为导向,着重进行装备的大型化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中以粉磨、热工、环保、自动化、输送等为龙头的核心技术装备其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年年都有新产品推向市场,加上质量可靠、服务周到、价格合理,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了较大的优势;新开发的大型辊压机、立磨、钢丝胶带提升机、收尘器、自动计量、预热器、篦冷机、钢结构等系列产品,广泛用于日产2500吨以上水泥生产线上,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有些产品进入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 为开拓国际市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与国内各类进出口公司加强联系和合作,培养了一批事业心强、勇于奉献,即懂技术又懂国际贸易,熟悉合同和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找到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切入点,并拥有一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具有在提供完善的工程设计同时还提供性能优越的关键设备等特点,使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开拓国际市场具有独特的优势,也为承担工程总承包奠定了基础。2002年,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以先进的技术指标、自主开发的装备、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保障最终赢得了用户的信任,承接了巴基斯坦LUCKY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生产线油改煤工程的总承包项目。该项目在生产调试后不到7天的时间内全面达到所有合同指标,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在巴基斯坦水泥建设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知名度。以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又承接了巴基斯坦5条3000-6000t/d熟料生产线机电设备供货、设计、调试等一揽子承包合同,并且陆续承担了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水泥项目。

  三.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进入市场化十几年,高度重视并坚持不懈地抓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增加资金的投入,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近五年,每年都保持在研项目30项左右。2004年科研和装备开发投入达3500万元左右。先后共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部门重点项目等在内的研究课题3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5项,部门项目50余项。在经鉴定的各类科技成果178项中,有76项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有28项成果荣获国家级奖、40余项成果荣获省、部级奖,获国家专利40余项。 在水泥工程设计方面,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以丰硕的科技成果为基础,追求低投资、低消耗和高效益,年年有突破、年年有提高。近几年来,承担了多条日产2500吨到日产6000吨大型水泥生产线设计,并为水泥厂提供了大量技术先进装备,已投产的项目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在设计中不断技术创新,敢于承担国内没有的新工艺、敢于承担复杂的技术改造。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在安徽省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日产1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采用电石废渣配料设计中,经过充分论证,大胆采用 “干磨干烧”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了降低料浆水分、高效粉磨兼烘干、适应电石渣煅烧等关键性技术问题,生产线连续稳定生产,实现达标达产,填补了国内空白,企业年节省原料、节煤、节电等达850万元。 在产业发展方面战略方面,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不断探索科研单位办产业的路子,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抓住研发、营销和服务三环节,把自己办产业生产、委托外单位加工生产和完全社会化虚拟工厂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资金不足与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进可大、退可小,避免市场波动风险。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工程设计规模化、大型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已经成为全院经济增长的强大支柱,并形成了值得骄傲自豪的科研、设计、产业一体化特色。

  四.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走科技产业化道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在发展过程中能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树立跨越式发展的新观念。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根本标准,敢试、敢创、敢冒,敢为人先;通过不断地解放思想,思变、思进、思强已成为全院上下的共识,逐步树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发展的新观念。 二是坚持技术创新不动摇,夯实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经过“七五”、“八五”、“九五”攻关,积累了众多的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专长,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的产品,不断吸收、引进和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和扩大了知名度和信誉度,夯实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坚定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高度重视引进和培养人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事业用人、感情留人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爱才、容才、用才和引才,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坚定了跨越式发展的信心。 四是坚持发展不动摇,把握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权。无论是国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波浪式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还是转制科研院所免税期的结束、同行技术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和动力,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都及时、积极、主动地调整发展战略。

  正因为如此,面对水泥市场变化的形势,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主动适应,沉着应对,坚持市场导向,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把握了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权。

首页        关于我们        科研实力        资质荣誉        产品中心        典型案例        员工活动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0014752号-1